Pages

2012/12/06

[活動] 發現茶Teascovery 品茶派對~跟著味蕾旅行箱來場茶旅行吧






我不算懂茶的人,但自認算是愛喝茶的人。日前受邀參加網路茶葉平台~「Teascovery」

的品茶會,不但喝到了幾款風味各有不同的好茶,更隨著主持人的介紹在品茶過程中學到

不少實用的茶知識,名符其實的滿載而歸。







舉辦品茶會的地點是在忠孝復興捷運站附近的「好時光迴廊」。







其實我還滿怕這個地方的,之前有一次也是來這邊參加活動,連用A580拍回去的

照片都慘不忍睹;幸好這次帶出來的小R ( RX100) 還算給力,雖然顏色還是有些

偏,但大致上還算能看。







「 Teascovery 發現茶」茶葉平台是一群七年級生在網路上共同建立。







我在參加茶會之前有上網去看了一下這個平台,深刻覺得它做的很不錯;除了整體

質感佳,重點是介面簡單易懂,很容易就能依自己的喜好找到包裝精緻的好茶。







因為主持人生動的說明,我幾乎從活動一開始就自動自發的拿起現場提供的Memo做起

筆記來。







圖中那位就是活動主持人同時也是「 Teascovery 發現茶」創辦人之一的~Alex;

當天活動節奏相當順暢,茶知識也聽的很過癮,Alex居功厥偉。







在場眾人都聽的聚精會神,鏡頭裡面抓不到半個打瞌睡的人XD。







品茶會由「八拾捌茶」的玉蘭烏龍打頭陣。







茶葉裝在很可愛又很有質感的小鐵罐中。







想喝到第一口茶得要從秤茶葉開始做起;在桌上找秤子找了半天,沒想到是這台像

手機一樣的東西。







跟Note擺在一起,迷你的電子秤看起來就更像手機了。







依據主持人的介紹,秤了6g的茶葉。







秤好所需的茶葉後,放進茶袋並置於熱水中浸泡四分半。







等待的期間,Alex跟大家講起茶香大約可分為辛香、菁蔬、熟果、烘焙、花香、堅果、

蜜甜、木質這八大類;每種茶香又有四種以上的細分,每款茶幾乎都有三種以上的香氣

存在。







四分半過去,先將茶湯倒進較高的小杯子來聞香;這款玉蘭烏龍的茶香比較淡雅,

要很仔細的聞才能嗅到一絲玉蘭花香氣。







實際喝進口中,依主持人的介紹將香氣從口腔深吸到眉心,更能感受到玉蘭花

的幽香跟蘭花的清香,是很優雅的味道。







下一款要品飲的茶是「無藏」的高山綠。







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所種植出的茶稱為高山茶,這款高山綠是三大高山茶系

~阿里山、梨山跟杉林溪中的阿里山茶。喝起來有屬於青草香之氣一的綠豆香,

同時又具有高山茶的特性~茶質厚,口感粉潤滑順,且比一般綠茶還迅速回甘。







串場的茶點登場,茶質厚的高山綠,跟帶有香料味的重口味馬鈴薯是很和襯的。







第三款登場的是烏龍茶~京盛宇的輕焙凍頂烏龍。







還沒煮泡的烏龍茶葉呈半球型,聽說會揉成這種形狀是為了好包裝,讓茶葉在包裝

之後,不會因運送而破壞完整性。







Alex還拿正放在焙籠中烘焙的烏龍茶給大家聞香,茶葉煎焙後的焦香,有一股帶著

野性的魅力。







等待茶泡好的這段期間,Alex跟大家講述泡茶的方法。







熱泡茶最簡單的大原則就是1:25*4,1g的茶用25g(ml)的水來泡,然後每份茶葉

不要泡超過四次。







在沖泡過程中,可以看到茶葉從半球型慢慢舒展開來。







一開始就能感受到微焦的烘焙香跟麥芽焦糖香,接著會慢慢品出一股堅果香氣,跟前述

兩款綠茶截然不同,是很直率但又不張狂的茶。順帶一提,焙茶有不傷胃的特性,是很

健康的茶款。







品茶會慢慢進入尾聲,倒數第二款要品飲的茶跟剛剛介紹過的「無藏」都是高山茶,

不過剛剛喝的是高山綠,現在換成了高山紅~「丁氏茶」出產的阿里山高山紅茶。







紅茶是發酵程度最高的茶







這款高山紅茶一樣有茶質厚的特性,帶有濃郁的玫瑰香以及蜜香,入喉的口感厚實,

且韻味在口腔中持續相當久。







壓陣的茶,是讓我這新竹人為之驕傲的~膨風茶,此茶因一開始不被地方人士看好,而被

戲稱為膨風茶;沒想到後來大受歡迎,在英國商人獻給英國女王品嘗後,還得到了「東方

美人」的美名,也成為這種茶更廣為人知的茶名。







品茶會的後半是以雞尾酒餐會的方式進行,最後一款茶~「山山來茶」所產的東方美人,

也以雞尾酒的扮相登場。







喝起來有自然的蜂蜜香味,並富有熟成的果香風韻,風格十分強烈,是喝過之後就讓人

難忘的高辨識度茶種。







風味茗茶搭配可口餐點,氣氛想不熱絡也難。











現場有展示當天所喝五款茶的包裝版。







東方美人是我家天天都在喝的茶,當然要買一包回家孝敬老爹。







另一個帶回家的「戰利品」,是能一次帶走五款精緻茶的~味蕾旅行箱







將盒子豎起來,完全就是旅行箱的模樣。







盒子旁印有QR Code的地方,是不是也很像Check In班機之後會貼上的行李條?







打開味蕾旅行箱,這次不像以前一樣是裝滿出國採買的戰利品,而是能讓人從內心

獲得滿足的各式精緻茶包。







味蕾旅行箱裡除了品茶會中喝到的前四種茶~八拾捌茶的玉蘭烏龍茶包 、無藏茗茶

的阿里山高山綠茶、京盛宇的輕焙凍頂烏龍茶、丁式茶的阿里山高山紅茶,另外還

有 茶笑怡的四季烏龍茶。因為無藏跟丁式是散茶包,箱內還附了五個沖茶袋用來

沖泡。       







都拎了行李廂準備要搭飛機去旅行了,沒有登機証怎麼行?







用手機掃瞄「登機證」上的QR Code,開始一場茶旅行。







先選好自己喜歡的航線







跟著旅行導引,從泡茶的方法開始就有詳盡的介紹。







茶泡好之後,一邊細心品嘗一邊看著手機上的導覽介紹,不會漏掉這趟茶旅行中的任何

香味。







旅行不能光用想的,周末的晚上找了我最好的旅伴~小助手,各自挑好喜歡的茶包,

開始兩人的自由行。







小助手選了八拾捌茶的玉蘭花茶







我選了帶有口感厚實並且帶有濃郁蜜香的丁氏茶(高山紅茶)。







丁氏茶是散茶裝,這時候在味蕾旅行箱內所附的沖茶袋就要出馬了。







使用方法非常簡單,先將茶葉裝進沖茶袋,然後把袋口反摺,最後把茶袋側邊那條

袋子撕斷一邊做為茶包的吊繩,一分鐘不到就可完成。







將煮沸的水倒入杯中







啟動「旅行導引」中的計時器,茶旅行正式啟程。







不用準備厚重的行囊,也不用煩惱形成怎麼安排;只要準備好恬靜的心情,

隨時都能帶著味蕾旅行箱來場乘著茶香飛翔的輕旅行。







發現茶的網頁裡有一個很有趣的主題~和《步步驚心》一起品茶  ,根據四爺等人對茶

的喜好做了一番介紹,相當有趣。除此之外,首次加入會員還可以獲得$60的購物金,

絕對是個將味蕾旅行箱帶回家的好時機;不用花大錢,就能來場悠閒的茶旅行,小資

休閒也可以風雅。







因應聖誕節的來臨,味蕾旅行箱推出了聖誕特仕版,除了普通包裝中的五大品牌

好茶,還多了京盛宇茶飲兌換卷跟發現茶50元折價卷各乙張;有送禮需求的人

買這個正合適,讓收禮的人度過一個充滿茶香的溫暖聖誕。



相關連結:

「 Teascovery 發現茶」粉絲團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Teascovery

「 Teascovery 發現茶」網站~
http://www.teascovery.com/

「 Teascovery 發現茶」味蕾旅行箱~http://www.teascovery.com/travel.php

[食] 拉麵新開店~札幌拉麵‧一騎






粉絲團的團友熱心告知昨天又有一家日系拉麵店~「一騎拉麵」正式開幕,剛好我

也沒什麼事,就很隨興的來去湊熱鬧一下‧‧‧‧‧講的很雲淡風輕,其實我還滿

興奮又有新口味的拉麵可以吃!





 

一騎的店址在中山北路二段180號,路口是撫順街,鄰近中山北路跟民權西路口。







不知道是地點選的好還是大家消息都很靈通,雖然排隊的人潮不多,但也是要排個

20分鐘才入場。







到店家的官網列印優惠券,就能每碗麵優惠$30;這應該是長期的優惠活動,我看

日本那邊的一騎也是有這個優惠。事實上,就算不印好像也沒什麼關係,就讓我們

繼續看下去(很明顯的詞窮)。







跟近期新開的幾家拉麵店相比,一騎的座位數算少的了,算了一下大概只能容納

24個人左右。







不知道算不算這波日系拉麵店開店的潛規則,日籍師傅坐鎮好像變成是很

自然的事,重點是不知道會待多久。







有玩無雙系列遊戲或國戰模擬遊戲的人,應該很容易就能聯想到一騎這店名是

出自於「一騎當千」這個詞,意思是可憑單騎之力禦抗千人。







一騎是屬於日本的「泰我集團」,泰我集團在日本除了兩家一騎拉麵,還各有一家

以"大和"跟"我的拉麵KOUTA(俺のらーめんこうた)"為名的分店,各分店所賣

的拉麵口味都不太一樣。





  Menu  







跟九州博多系的直率豚骨風有所不同,北海道拉麵是偏重鹽味、味噌、醬油這三種

風味拉麵。







日本的一騎拉麵販賣的拉麵有十四種之多,台灣這邊目前只有六種。要特別注意

的是,如果點菜的時候沒有特別說明湯頭要「濃味湯」還是「淡味湯」,就會是

兩者之間的一般濃度。







問了一下沒有固定菜單那三種比較便宜的拉麵跟有加"特製"兩個字的有什麼差,

然後我只聽到少了蛋,我想應該其它配料也多少會少一些吧。







單點的品項也不多,最吸引我的是溫泉蛋肉塊蓋飯,等下次‧‧‧‧‧‧‧不等了,

這次一起點來吃(掩面)。







每消費一碗拉麵可以獲得一點(點數卡在桌上,結帳時自行拿到櫃台積點),集滿

十點可以免費享用任一碗拉麵,並拿到一張優惠卡,爾後不用印優惠券也可以享有

同行每人都每一碗拉麵折價$30,意思是一桌只要有一張優惠卡就好。





  特製美味醬油拉麵  $250(優惠價$220)  

看到菜單上還特地寫優惠價220,所以就算不印優惠券應該也可以折原價$30;

我結帳的時候,店家確實也沒看我印的優惠券。不過保險起見,想來吃的人還是

動動手指上網印一下優惠券吧。







就是衝著那大量的豬背脂,我才捨味噌而點了醬油。







點菜的時候忘了跟店員說要濃味湯,所以這天吃到的是普通濃度;本來抱著味道

會偏淡,沒想到普通濃度的湯在味道上就挺有深度。


用豬骨、雞骨跟蔬菜熬煮出來的湯底,溫潤的口感讓我聯想到同樣是札幌系的

味之時計台;然後加上醬油的甘甜跟豬背脂的香氣,形成一股香醇圓融的爽口

味道。至於鹹度是有的,但跟香氣形成了不錯的平衡所以喝到最後都不會太過

膩口,是我挺喜歡的味道。







捲麵口感不是很硬,但帶有很自然的彈性;而且吸附湯汁香味的能力很優秀,

吃起來挺有Feel。







叉燒的肥瘦在個人最近吃到的拉麵店之中算名列前茅的,雖然厚度薄了一點,

但口感很有彈性,不錯。







筍乾是小小的驚喜,放到最後才吃還是有一定的脆度。







半熟蛋沒Nagi那麼優,但也算表現中上了。







完食,份量上似乎沒最近吃到的Nagi或味之時計台來的多,但滿足感是有的。





  豬骨特製鹽拉麵  $250(優惠價$220)  

友人點的鹽味拉麵







跟味之時計台的鹽味湯頭一樣喝的到有層次的鹹香,細細感受,還可以感覺到淡淡

的麻油香氣。





  溫泉蛋肉塊蓋飯  $80  

這~~這~~~看起來太美味了吧!







份量雖然沒很多,但肉塊閃耀出的光芒十分耀眼XD







用筷子將溫泉蛋輕輕劃開,蛋汁馬上奔流而出。







將混著蛋汁的白飯跟入味的帶肥肉塊一起吃到嘴巴裡,感受無比豪華,非常

完美的結尾!







感想:拉麵每碗折價30元後,餐點的價位還算讓人可以接受;撇開賣相有點

普通的小缺點,這天吃到的醬油湯頭跟鹽味湯頭都讓人很有印象,是會讓我

想再訪的拉麵店(下次一定要記得點濃味湯)。



延伸閱讀:

麵屋緣 enishi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680778

山頭火拉麵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685976

博多一風堂 (台北中山店)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687414

麵屋輝 ( 麵や輝 )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696603

味之時計台(新光三越南西店)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736550

長浜No.1( 長浜ナンバーワン ) 台北店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754189

三田製麵所‧沾麵專門店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793530

ラーメン 凪 (拉麵 Nagi)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853789

太龍軒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888234

麵屋台 博多拉麵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5908352



  札幌拉麵 一騎(台北市中山本店)

地址: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80號一樓

  (中山北路二段與撫順街口)

電話:02-25965000

營業時間:1100~2100

公休日:無

店家網頁:
http://www.ikki.tw/



[歡迎加入粉絲團,一起分享美食訊息]

『隨波逐流的木』~哥吃的不是美食,是未來的美好回憶 |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