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顯示具有 木食記-甜點-中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木食記-甜點-中式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08/20

[邀稿] 西門町芒果冰 ~傳統鬧區的美味新冰

DSC01301

身在水果天堂的寶島,我們不用像那些慕名前來朝聖的外國人要
千里迢迢坐飛機來台灣才能吃上一盤鮮果冰,真的要好好惜福。
尤其今天介紹的「西門町芒果冰」兼具舒適的環境及實在的冰果
配料,以西門町這樣的傳統鬧區來說,真的是難能可貴。

2013/07/18

[食] 橋頭客家純糖麻糬~超級銷魂的燒麻糬冰

DSC00050

最近因為週末的行程會固定到士林附近,所以順路到延三夜市覓食的
機率變高了,也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原來「橋頭麻糬」在夏天有賣十分
銷魂的麻糬冰。本來是想等多吃幾攤後再一起分享,但不少朋友看到
我在麻糬冰打卡的照片後,反應十分熱烈;依我愛補刀分享的個性,
就火速先把麻糬冰的文給生出來,好幫大家消消火(其實是生火?)。

2009/07/29

[食]呷兩嘴米苔目冰(場外加映:綠蓋茶館)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食尚玩家真是一個害死人(肚皮)的節目;明知節目剛介紹
過的店會爆多人排隊,但是在艷夏的午後,看著螢幕上那滑溜沁涼的米苔目,
我還是失心瘋的跑去吃了。



我想,位於大稻埕的~「呷兩嘴」應該很多人吃過了;不過就跟我一直到去年才
吃到另一家傳統老冰店~建中黑砂糖刨冰一樣,這回也是我第一次來吃呷兩嘴。
有些店就算再有名,不知道的人還是不知道.....好啦,最大的原因是以前
沒那麼愛吃



本來看到那麼多人排隊,我們差點想放棄回家;幸好後來發現大部分的人其實
是在排外帶,就還是去排內用的位置,結果沒多久就排到了。



店家賣的東西很簡單,夏天賣冰,冬天賣甜湯。冰的配料就是三種~米苔目、
粉粿跟大紅豆;聽說最早還只有米苔目跟粉粿兩種,大紅豆是第二代接手之後
才加進來的。



建中黒砂糖刨冰的故事有點像,店家最早還是在人行道上擺攤,近幾年
才遷入店面。





不同的是,年輕老闆發揮巧思,利用壁紙重現在人行道上用餐的風情。



尤其是這個位子,如果坐在這邊應該會感覺自己在演"光陰的故事"吧。
(話說"光陰"裡的人好像也沒這麼悠哉的在吃冰就是了



這個座位也很妙,看著看著還真以為牆後面會有人探頭出來。


  刨冰(三種料)  $40   

 

糖水的味道滿順口的,甜度很自然,吃完一整碗也不太會覺得想喝水。



除了糖水很優,這米苔目更是沒讓我失望,不枉我大老遠跑來這邊一趟。記得
建中刨冰的時候,米苔目沒多久就變硬了;這邊的米苔目就真的從第一口到
最後一口都相當軟棉,新鮮度不可比擬啊。



其實粉粿也不錯,但跟建中刨冰比起來就真的少了幾分味道;不過整體而言
我還是喜歡呷兩嘴多些,簡單又好吃,打算下次來點一碗只有米苔目的冰,
一定很過癮。

====== 繼續清涼一夏之分隔線 ========



後來跟太后到西門町逛誠品,站著看完藤井樹的新書~"流浪的終點"後,
跟太后到商場二樓的「綠蓋茶貳館」去喝東西歇腳。



飲料的價目不算貴,大約在$60~$100之間。


  綠蓋茶  $60  
第一次來,當然是要喝店內招牌的"綠蓋茶"。



即使事先就知道上面那一層白白的不是像"奉茶"的霜乳奶茶的上面那層奶霜,
而是「鹹奶酪」,但真的喝下去時,那種鹹甜交錯的感覺還是很奇妙,不錯喝。


  紅蓋茶  $80  



仔細一看,最後在上面灑的東西似乎還不太一樣;太后說她比較喜歡紅蓋茶,我則
是覺得綠蓋茶的香氣比較香。



結帳的時候還有給一張集點卡。

我覺得這地方還不錯,除了飲料滿有特色,價錢也不貴,不用去電影街上的茶店
給人當肥羊宰;另外,可以免費無線上網也是一個加分的地方。

延伸閱讀:
建中黑砂糖刨冰http://www.wretch.cc/blog/akagi77/23918293

  呷兩嘴
地址:台北市甘州街34號
電話:02-25570780
營業時間: 9:00~17:30

  綠蓋茶貳館 LATTEA
地址:台北市峨嵋街54號2樓
(誠品書店內)
電話:02-23886588轉209
店家網頁:
http://www.lattea.com.tw/

2008/07/02

[食]植物園裡喝茶的好地方~挹翠樓


每篇都是大魚大肉的食記也不行,今天來場藝文小紀錄,順便介紹

一家喝茶還不錯的地方,歷史博物館樓上的~挹翠樓。







起了個大早,去看米勒的畫展;展覽還沒開始前就去排隊,就已經看到

長長的人龍了。







託太后的福,可以半價參觀米勒的畫展。雖然這次展出的畫不多,

但除了「拾穗」跟「晚禱」這兩幅名畫,其它像是「簸穀的人」等

畫作,也都是一看就覺得很有意境的畫。當然,不只米勒,其他的

巴比松畫派畫家的畫也很值得觀賞,像是波納的「第一次鬆土」,

細膩的畫風就讓我讚嘆不已。雖然我是個不折不扣的門外漢,即使

是抱著純欣賞的角度,美麗的事物也會讓人從心中產生一股很平靜

的感覺。







看完了展覽,想找個地方歇腳時,想到之前也是來這邊看展覽的

時候,有跟友人(夏綠蒂小姐,應該有妳吧?)到旁邊歷史博物館的

樓上去喝茶。拿著米勒的票根進去歷史博物館 ( 當然直接花$30買

歷史博物館的門票也是可以的,總之就是要有票根就對了 ) ,然後

坐電梯上了四樓,再稍微找了一下之後就看到這個依稀還有印象的

門口。







原來這家喝茶的地方就挹翠樓。







挹翠樓其實就是把歷史博物館靠荷花池那邊的窗邊隔塊長方形的

場地拿來當喝茶的地方;二樓也有類似的地方,好像是叫忘言軒

吧。上網查了一下,忘言軒的餐點種類就比較多了,除了中式茶

之外,還有西式茶跟輕食。







從窗邊可以俯瞰荷花池的景色,可惜現在荷花還沒很盛開,不然

真的很漂亮。







菜單的種類很簡單,就是茶跟茶點,然後點一壺茶可以任選一份

茶點。(有低消,每人要點一壺茶)





  潽菊+蜜汁腰果  $150  

不知道為什麼,我滿喜歡這個扁扁的蓋杯,覺得挺有一番風味。







裡頭裝的是滿滿的菊花







經過香港的蓮香樓的訓練,我對用蓋杯倒茶算是小有心得了

.....(心虛ing)







沒有一般下午茶店的喧囂,可以安靜看著窗外的荷花池,然後

喝上一口茶;悠閒的感覺讓人覺得很舒服。可惜的是潽菊的苦

味太重,香氣不足,下次來不會想點這個了。





  白毫烏龍+鳳梨酥  $150    

相比之下,太后點的白毫烏龍就正常多了,淡淡的茶香喝起來很

順口。







剛剛從米勒畫展出來的時候,出口處有寫說想再進場的話,要請

站在出口處的服務人員蓋章。雖然沒有打算再入場,但看到印章

圖案好像滿特別的,就給它蓋了一下,結果發現是米勒的人像章

,而且還滿清楚的。







喝著喝著,想說來檢視一下剛剛的戰利品。太后買了一本畫冊,

我則意思意思的買了兩本小筆記本,以及一個印有「晚禱」圖案

的透明馬克杯。



感想:雖然供應的東西不多,而且想進來喝茶的話,若是沒有看

展覽似乎還是得要買歷史博物館的門票才行,沒辦法直接上來喝

茶。但這邊沒有一般喝茶的地方常見的吵雜,又可以看到大片的

植物園景色,如果有機會來這邊看展覽的時候,不妨來這邊休息

一下喝個茶唷。(店內好像還有提供免費無線上網...歷博館的

網頁上說的)



P.S.有小逛了一下歷史博物館的四樓所展出的"李建中現代畫展",

有一幅畫還滿妙的,好像是"遇見米勒"還是"發現米勒"吧,不妨在

參觀完米勒之後上來歷史博物館看看李建中現代畫展。

 

  挹翠樓

地址:台北市南海路49號

   (歷史博物館四樓)



2005/04/21

龍潭豆花


晚上跟朋友約在公館吃晚飯,因為我到的比較早,所以就先到汀州路上逛了

一下。公館對我來說是一個充滿回憶的地方,因為我當兵的地方就是公館附近。



想起當兵的日子,真是辛苦....個頭,同樣是當空軍,我承認我的單位真的滿

涼的,起碼不用像警衛連的弟兄們辛苦的站哨,也不用像防砲連的弟兄們一

樣要跳砲操。除了吃吃部隊裡的伙食,偶爾有機會也可以到營區外面買個東

西吃,....真的是偶爾,大家千萬不要誤會國軍沒在做事。



對公館稍微熟一點的人應該知道汀州路上的龍潭豆花,今天這種悶熱的天氣

,更是讓我經過時忍不住想進去喀個一碗﹔它的好吃應該在於糖水味道很夠,

豆花口感不俗,而且花生煮的夠軟吧﹔雖然店面很簡樸..ㄟ,說簡樸還太客

氣了點,它真的就只有擺幾張桌子跟椅子在店裡,裝潢度是0。可這樣反而

讓人能輕鬆吃上一碗豆花,吃完就拉開板凳開心的走。



現在有太多地方根本是在吃裝潢而不是享受食物,有些地方還大打復古風﹔

誰規定復古一定要靠滿牆壁的懷舊照片,簡簡單單的生活,就是一種復古。


技術提供: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