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次來瞞著爹吃飯,明知道沒什麼意義,但還是會很鬼打牆的問吳迪師傅同一個問題~「師傅,貴伯父真的到現在都不知道你開日料店嗎?」XDDDD。其實師傅的爹知不知道並不重要,吃到自己嘴裡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不管搬到哪裡,「瞞著爹」總是有種讓人每個月起碼要來吃上一回的魔力。老實說之前復興南路的店面是瞞著爹包含最後這一遷的三遷之中於交通上最方便的;不過因為師傅有自己的考量,還是將店面從一開始的師大商圈、二遷的復興南路,最後三遷到微風百貨後方的八德路巷子內。如同以往瞞著爹的店面裝潢,整家店的木工裝潢出自吳迪師傅親力親為,裡裡外外的擺設用品也是師傅自己挑選的。喝過的清酒瓶,注入了一點心思去陳列後,竟也變成很有味道的裝飾。店內的用餐座位是和式的吧檯坐席,不過一開始搬到八德路這邊來的時候,內裝跟現在略有不同。================ 憶當初的分隔線 ================記得當初第一次來到三遷後的瞞著爹時,一進門就有「大大的驚喜」;誰能想到這樣一家小小的店面,竟然會在室內看到一座「橋」!既然是和式的座位,進門之後就要脫鞋是一定的。三遷後最早的座位是像照片中那樣呈L型,大概只有8個座位。除了被橋嚇到之外,三遷後的瞞著爹初訪,印象最深的就是店內有許多頗具古風的木櫃。第二次來的時候,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將吧檯的座位拉長;增加席次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一次接更多組客人,而是將顧客用餐的時間錯開,大幅避免了以往一有某組顧客De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