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跟太后來吃這家店,是在情人節的前一天;還記得當時店家說因為情人節的關係,每人要$300元的低消。覺得店家開價還算有良心,不像別的店硬要顧客只能點五六百甚至更貴的套餐;不然若是像我們一樣只是想跟平常一樣找個餐廳吃飯的人,就這樣被宰一頓的話實在會很無奈。這家店就開在義大利麵的一級戰區~台北東區,而且它還很有種的就開在意麵坊的旁邊。之前會注意到這家店,就是某天去愛樂練唱的時候被這一大幅落地窗給吸引住眼光;唉~每次要到愛樂的途中都會經過明曜後面的巷子,附近好吃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我暴增的體重數字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奉獻在這邊吧....Orz這個長椅我也滿喜歡的,讓等待的顧客也能有好心情;不過就算沒位置坐,店前的這一大塊空地,讓排隊的人也不會有很壓迫的感覺........不得不讓我想說一下意麵坊,看它能每天排成那樣實在是個奇觀,跟米朗其一樣並列為我心目中的兩大不可思議;每次看到一群人明知道有可能要等到九點才吃的到,還是在馬路旁排排站的不逸樂呼,不禁讓人敬佩他們對於食物的情操。從這兩張照片有點看不太出來,實際上門口旁邊的那面牆是有薄薄一層水幕在上頭的。這是一樓的樣子,柔和舒適的光線,跟不會排的很擁擠的座位,讓我對這家店的用餐空間有不錯的評價。請容我再拿意麵坊出來提一下,沒有人跟我一樣覺得意麵坊的座位跟燈光給人有一點壓迫感嘛?沙發區旁的牆壁擺設頗有設計感,用餐的質感跟氣氛因而提昇不少。下樓梯的轉角處,仿磚面的牆壁跟木紋的地板組合在一起的視覺感還滿舒服的。雖然有點怪,但我還是把這面洗手間裡頭的牆壁照下來;只是想跟大家說,我覺得如果一家店的洗手間可以像這樣看起來整潔明亮,甚至還花些小心思去裝飾它,對顧客來說算是種貼心的尊重。對於裝潢,我唯一想挑剔的地方就是一樓跟地下樓的設計感實在差距有點大。雖然有點暗是因為拍這張照時,地下室是沒開放的;但撇開燈光,一樓跟地下室的氣氛還是差了不少。拿切身經驗來說,我們第一次來是坐地下室,第二次坐一樓的感覺真的比較好;幸好除了大節日之外,淪落到坐地下室的機會不大,假日稍微等一下也會有位置。若是大節日想來這邊用餐,就早點訂位囉。除了干貝義大利麵之外,麵點的價錢大概在150~200左右;雖然還是比義麵坊貴一點,也所差無幾,所以說它是平價餐廳應該也不為過。可以加$80或$100可以配成套餐,如果吃完還想坐下來聊個天,加$100是比較划算的;而且這家店的湯還不錯,甜點跟飲料也O.K,,所以點套餐不會讓人有浪費錢的感覺。其他還有像是開胃菜、披薩跟燉飯的東西,這幾次來都沒點披薩,不過看別人點的批薩好像都還不錯吃,改天來吃吃看。 套餐~蘑菇鮑魚湯 奶油的香味很細緻,濃度也剛剛好,帶點濃稠又帶點滑順的口感挺不賴的;甚至原以為是雞肋的鮑魚也給的不少,別忘了這只是一般的套餐湯,即使是代鮑也算給的有誠意了。 餐前麵包 第一次來這家店時(情人節前一天)店家還忘了給麵包,跟店家反映後(我就是那種會注意有什麼東西是人家都有,而我們沒有的那種人),店員除了道歉還不收我們服務費,處理事情的態度滿明快跟誠懇。 麵包沾醬~鮪魚醬...